- 清空播放記錄
您還沒有看過影片哦


- 今天幹了幾頓飯:106.88.85.223美麗的女主,美麗的夜遊卻組成了複雜、詭異、陰暗的人性圖畫
- 暴躁小黃鸝:171.12.56.132男孩在影片裏像一個遊離的角色:他貫徹“自己去看”並帶著觀眾去看;但影片內核比起“成長”更像是借視角遊曆與見證,或者說攝像機擁有比男孩更大的觀看權力,將“自己”概念的對象從男孩偷換成觀眾。一些鏡頭,令觀眾直視人物,有力又殘酷。這個過程屢次遞進(有點像開頭就提到的莫紮特音樂),待“死屋”一幕出現時收束至高潮。其實到這裏仍然覺得辰不得經典,但最後一幕,男孩向水中希特勒畫像打槍,蒙太奇閃回倒放的戰爭片段,他也後退到征程開啟之初,遙遙回望母親與童年。隻是男孩選擇放下槍,與之前德國軍官所說的“孩子就是萬惡之源”對比,高下立現。本場感謝卓然學長贈票~(鞠躬
- 流浪的兔子:171.9.192.42對於G小姐,想起師太一句話,大意是內心越缺乏什麽,越慣於在人前賣弄這個。
- 逃跑。:121.76.101.6某種程度與蘇聯戰後的詩派作品一脈相承——淡化常見鏡頭邏輯與戲劇結構,串起影片的直接是一個sequence接一個sequence,每個皆以最純粹的作者化風格呈現,觀眾的情緒就像一直滾動在一條無衰減的傳送帶上。克裏莫夫通過sequence建立起的整個故事背後的生態,比起老塔似乎差點意思。可能前者更受限於曆史真實,強調的是讓觀眾“身臨”多重末日景象去體驗現實的殘酷無常,表層的恐懼可以很好地無縫傳遞,但鮮有直接來自村莊這個大生態內在的精神性壓迫;後者則是無所顧忌的造夢師,觀眾的孤獨與恐懼並非直接來自場景,而是來自於在精神被夢境攝取後,通過直麵它來重新認識自己。無論以哪種方式遊曆,能將觀眾情緒囚禁在一個個sequence中,這些詩派作品不可謂不神奇。
- 拯救不開心:61.236.200.238本想給四星,但被片尾曲戳中。男女主角都走到了職業生涯的末路,對於他們而言,轉型是必須的,又是可悲的。離開了熟悉的成就與氛圍,便找不到人生的意義,而片中情感線的設置,隻是戲劇化的表現。突然想到威爾斯的斯皮德,或許前半生的意義已經填滿了人生,而剩下的歲月隻好還給上帝了。